先进的办学理念、优美的校园环境、
“硬核”的教师团队......
增城的教育事业不断扩容、提质
过去五年来
增城大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
让“好学校” 遍布家门口
来看增城如何让市民在家门口
享受多元优质教育服务
0 1
深入落实教育惠民政策
“十三五”以来
增城不断创新出台实施了
系列教育惠民政策
其中,增城实施的 “两个率先”
大幅度提升了区内的教育服务
● 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从小学至高中的 12年免费教育。2016年以来,惠及学生133.22万人次,免费资金约11.77亿元。
●在广州市率先实施撤并学校学生 交通费补贴政策和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。其中,在实施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面,2016年以来,共覆盖全区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生,受惠学生43万人次,投入费用约1.8亿元。
同时
增城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
有效实现了
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”的目标
0 2
学位扩容,学校提质
增城新增学校用地面积3666亩
可提供幼儿园学位32122个、
小学学位70010个、初中学位16810个、
高中学位5230个
2016年,增城启动 全区新改扩建13所中小学校计划。 2019年, 增城中小学基础设施三年提升计划顺利完成,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全区统筹,全面覆盖。
增城应元学校
朱村街西福小学
新改扩建学校并不止步于此,2020年我区继续加大力度新改扩建8所学校,切实解决新塘、荔城中心区域学位紧张问题。建设完成后,可新增优质学位5430个。
此外
增城通过探索 集团化办学方式、
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满足多元教育需求
>>>>
集团化办学方式
增城通过以本土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,带动区域内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。
其中,以 增城中学、荔城二小、荔江小学、开发区小学、新康小学等为核心学校,全面提高学校的质量和品位,成立本区首批教育集团,分别助推 增城中学附属小学、增江街东湖小学、荔湖街荔湖小学、开发区二小、新塘镇鹤泉小学等成员学校发展。
增城区荔湖小学
增城中学附属小学
>>>>
引进优质教育资源
近年来,增城积极引进 省市名校合作办学和 优质民办学校,促进增城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快速提升。如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、广州市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、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增江实验学校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增江学校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新塘学校、 黄冈中学广州增城学校等。
目前,引进优质教育资源
已实现重点发展区域全覆盖
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全学段
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
0 3
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
近年来,增城多措并举
引进了一批全国名师和名校长
对原有队伍起到很大的引领和激发作用
● 实施“百名优才引进计划”,引进一批优秀名校长、名教师。
● 实施“三名”培养工程,培育一批本土优秀校长教师。
● 加大公办学校教师招聘力度,师资力量得到充实。
● 到华中师大、西南师大、陕西师大,湖南师大、华南师大等著名高校设点招聘优秀教师。
郭建华/摄
除了以上种种
增城在“十三五”期间
持续优化资源配置
全区教育事业保持了
快速、优质、均衡、特色发展的良好势头
学前教育快速发展
加大力度办好公办幼儿园,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,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。增城现有幼儿园220所,在园幼儿总数为69560人,比2016年增加了77所,新增幼儿学位2.5万个。
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
“十三五”期间,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小学校布局,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,促进教育公平。目前,全区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%,我区也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、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。
普通高中得到特色优质发展
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和特色课程建设,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中等职业教育集聚规模发展
增城不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,大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,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设了具有增城特色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园区,实现师资、设备、场地、后勤服务等教育资源共享,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。
如今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
享优质的教育资源
让每个生活在增城的孩子都绽放精彩!
来源:区融媒体中心
编辑:黄家荣、刘樱洁
责编:黄斌 、郑德宏
审核 :朱卓东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评论